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鑫集团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建投能化年报】尿素:供需延续过剩,把握阶段性机会

【建投能化年报】尿素:供需延续过剩,把握阶段性机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日期:

2024-12-26 09:46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研究员:刘书源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F3066303  

  期货从业信息:Z0017242  

  联系方式:17783266162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8日

  主要逻辑

  回顾2024年,尿素供强需弱态势明显,尿素期价重心不断下移,2024年年底主力合约期价跌破1700元/吨。

  2024年,全球尿素新增产能553万吨至2.35亿吨,同比增加2.4%。预计2025年全球尿素产能继续增长821万吨至2.43亿吨,同比增加3.48%,主要增量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对于中国,尿素产能仍处于扩张趋势,根据投产计划,2024年中国尿素新投产407万吨,产能达到7372万吨,同比增加5.8%。此外,2025年仍有380万吨尿素装置等待投产,在投产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之下,宽松的供给已经是明牌。预计2025年尿素产能达到7752万吨,同比增加5%,尿素的日度产量大概率同比2024年增加1万吨,维持在19万吨-20万吨,同比增加约5-6%。产能压力成为压制尿素价格上方高度的明牌,但出口或农业需求的阶段性恢复,也会带来尿素下游需求出现边际好转,一定程度上提振尿素期货价格。

  从尿素需求观察,2024年全球尿素需求上升3%至1.79亿吨,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巴西等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但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压制对化肥的使用需求。预计农产品低价格之下,2025年全球尿素需求增加3%至1.82亿吨。预计2025年中国尿素农业需求同比减弱,预计增速3-4%;工业需求增速同比放缓。出口方面,在保供政策严格的背景之下,2025年上半年出口难有增量,下半年出口取决于政策导向年。

  后市展望:

  从2025年全年观察,尿素价格运行中枢同比低于2024年。在1月煤价下行,出口难有放量的背景之下,尿素价格或先承压,但随着2-3月农需备肥重启,极端低价之下,尿素价格或出现反弹;下半年供需宽松的情况下,价格反弹高度受限,关注出口量的边际变动。关注2025年逢低试多UR2505合约的机会,全年价格运行区间预计在 1500-2000 元/吨。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恢复情况;出口法检政策变化;农业需求变动。

  一、2024年行情回顾:

  供需压力较大,尿素价格震荡后下行

  2024年尿素价格整体表现出先高后低的整体弱势下行态势:

  1月延续政策压力,前期高价货源较多,下游备货较少,复合肥工厂开工停滞,价格回落至1月下旬,2月-3月,价格随着工业和农业需求恢复上行,3月-4月,价格短期受出口暂停,淡储投放等利空短暂下挫,4月-5月,农业和工业复合肥需求再度释放,叠加工厂检修,供给缩量,价格持续上涨,5月-6月,供给恢复,复合肥需求结束,价格出现小幅回落。7-9月,出口受阻,农业需求淡季,价格大幅回落,10月-12月,宏观政策刺激后,实际需求的偏弱,出口延续停滞,国内供需宽松,尿素上游工厂超季节性累库,尿素期货价格弱势震荡。

  二、尿素供需格局展望

  1、2025年全球尿素供需进一步宽松 

  2024年,全球尿素新增产能553万吨至2.35亿吨,同比增加2.4%。预计2025年全球尿素产能继续增长821万吨至2.43亿吨,同比增加3.48%,主要增量来自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由于近年来国际地缘冲突的升级,粮食和化肥的自给自足变得十分重要,拥有天然气资源的国家,包括卡塔尔、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希望建设新的尿素工厂,其余已有天然气制尿素产能的国家,包括俄罗斯、印度、伊朗,也有新的投产计划。

  预计2024年全球尿素需求上升3%至1.79亿吨,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巴西等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但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压制对化肥的使用需求。预计农产品低价格之下,2025年全球尿素需求增加3%至1.82亿吨。

  从全球尿素供需观察,随着未来尿素产能的不断扩张,产能保持3%以上的增速,农业需求可能仅保持2%的增速,需求难以跟上产能扩张的步伐,全球尿素供需可能在2025年保持宽松,预计2025年国际尿素价格整体重心同比2024年偏低。

  2、新投产延续,预计2025年中国尿素供应压力加大

  2.1 中国尿素供应充裕,2025年投产进一步增加

  2024年中国尿素新投产407万吨,产能达到7372万吨,同比增加5.8%。此外,2025年仍有380万吨尿素装置等待投产,在投产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之下,宽松的供给已经是明牌。预计2025年年底尿素产能达到7752万吨,同比增加5%,尿素的日度产量大概率同比2024年增加1万吨,维持在19万吨-20万吨,同比增加约5-6%。然而,根据目前的生产尿素维持低利润和政策限制产能扩张的背景之下,预计中国尿素的产能增长趋势可能在2027年结束。

  2.2 尿素产量和开工率维持高位

  2024年尿素产量约为6564万吨,同比增加7.52%。2025年预计保持6%的产量增速,2025年尿素产量达到6957万吨。预计在新增产能释放的情况之下,2025年尿素产量和开工率继续维持高位。

  从国内尿素开工情况来看,2024年尿素企业开工率在近5年来处于最高的水平,2024年日度平均开工率达到84%,同比2023年增加6%,预计2025年开工率仍旧保持高位水平,但上游生产利润走弱的情况之下,开工率再进一步上升可能较难。

  2.3 2025年煤价重心或继续下移,煤化工成本支撑乏力 

  2024年无烟煤和烟煤价格中枢同比2023年,出现大幅回落。2024年晋城无煤烟价格1000-1300元/吨震荡,榆林5800大卡煤价稳定在700-900元/吨区间震荡。预计2025年在中国新增煤矿产能释放,进口充裕,需求被风、光新能源替代之下,煤价中枢进一步下移,或同比略低于2024年,对尿素的成本支撑减弱。

  2.4 中国尿素生产利润中枢逐步下移

  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随着无烟煤以及动力煤(0-641.00-100.00%)的原料价格下行,且尿素现货价格也受供需压力的影响,价格出现下挫,预计山西地区固定床尿素和河南烟煤等尿素生产企业的成本下降,但生产利润也会受到一定压缩。预计2024年下半年,随着上半年的尿素新装置释放至市场,上游尿素企业的利润继续被压缩,生产利润的中枢进一步下移。但如果尿素价格在下半年出现阶段性反弹,上游煤制尿素利润可能出现暂时修复的情况。对于天然气制尿素,天然气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所以2024年一旦尿素价格下跌较多,气头企业可能逐步面临亏损的情况。

  3、2025年尿素需求或维持稳定增长  

  3.1 2024年尿素表观需求上升,同比增加4.73%

  2024年中国尿素表观消费量为6534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加15%。尿素下游需求分为农业及工业需求:农业施肥作为主要下游应用,直接农用施肥、复合肥需求占总需求量的49%、17%;工业板材的脲醛树脂需求量占19%、三聚氰胺需求量占6%。其中,2024年车用尿素和电力脱销需求稳定增长,但由于电厂改造基本结束,火力发电负荷难有明显增量,预计脱硫脱硝需求于2025年增速放缓。

  3.2 2025年国内农业需求增速放缓,2025年农需增速达到3-4%

  农业需求方面,近几年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2024年全国农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比提升明显: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19千公顷(178979万亩),比2023年增加351千公顷(526万亩),增长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100458千公顷(150687万亩),比2023年增加532千公顷(797万亩),增长0.5%。

  其中,玉米(23889.000.38%)作为主要粮食之一,2023-2024年种植面积为4470万公顷,同比增加1.18%,预计2024-2025年,种植面积为4488万公顷,同比增加0.33%。2023-2024年,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2.94亿吨,同比增长2.1%。主要来源于近几年来,玉米的密植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在内蒙和东北地区继续推广。然而,受制于2024年玉米等农产品价格已经不及过去几年,且玉米种植利润下滑,导致农户的现金流周转出现问题,基层的延迟买肥现象较为明显,最终导致玉米种植面积难有进一步扩张,以及追肥期间出现少用肥的现象,预计2025年的农业需求增速较2024年放缓,尿素农业需求同比2022年、2023年出现下降,推测2025年农业需求增速3%-4%左右。

  具体分地区来看,新疆、吉林、内蒙种植面积扩大明显,成为中国尿素的主要消耗地区。

  3.3 复合肥需求或减量,三聚氰胺和脲醛树脂需求增速减弱

  复合肥年尿素需求量仅次于农业需求位居第二,复合肥对尿素的整体需求量也呈现上半年强于下半年的季节性特征。2024年,复合肥行业价格整体前高后低的走势,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基本一致,上半年原料价格小幅反弹,复合肥价格上涨,但7月份开始,原料价格逐步开始下挫,导致复合肥价格出现走弱直到年底。复合肥产量受到农产品价格走弱,出现一定缩量。2024年,国内复合肥产量5459万吨,同比减少176万吨,或-3.12%,如果按照0.3的尿素消耗系数计算,样本复合肥产量减少,导致尿素需求损失53万吨左右。

  预计2025年复合肥产量持平或减少,主要因复合肥的供需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叠加原料成本走弱,因此预计2025年复合肥市场价格随原料价格阶段性波动,整体重心同比低于2024年。

  工业需求方面,三聚氰胺的主要下游为板材饰面及油漆涂料,与房地产行业休戚相关。2024年,三聚氰胺单月出口数量维持高位,月度利润同比好转,三聚氰胺开工维持稳定,产量创下历史新高。2024年,国内三聚氰胺产量157万吨,同比增加15%,以1吨三聚氰胺需要3吨尿素的比例折算,2024年三聚氰胺对尿素的需求量约在470万吨,同比增加61万吨,或14%。预计2025年三聚氰胺对尿素需求维持稳定,同比变动有限。

  人造板(脲醛树脂)是木材加工及人造板胶粘剂中最大的品种,新开工面积及房屋竣工面积的增速处于负值,房地产相关的胶合板(1945.402.87%)行业维持弱势。预计2024年脲醛树脂的尿素用量1100万吨,占比19%。预计2025年脲醛树脂的需求增变动不大,整体来看,虽然房地产发展放缓,拖累脲醛树脂需求,但房地产竣工和新开工面积有一定恢复,且脲醛树脂凭借其廉价和易制得等优势仍在,中长期来看,脲醛树脂对尿素的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用量逐年减弱局面。

  3.4 政策压力之下,出口难有增量

  出口方面,自2021年10月15日尿素出口实施法检政策后,国内尿素出口量受到大幅限制。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尿素出口25.66万吨,预计2024年尿素出口28万吨左右,同比2023年的450万吨减少90%,其中少量尿素出口主要以政府对接政府出口(G2G)。

  印度原定于2024年11月投产的一套127万吨煤制尿素装置,延迟到2025年投产(主要因前几年疫情影响建设进度,2024年10月31日,TFL项目总体进度为63.75%)。然而,未来伴随印度国内产能扩张,尿素产量已经大幅增长,从2014-15年的225万吨增加到2023-24年创纪录的314.09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印度国际招标量已经开始下滑,2024年全年仅招标245万吨,同比2023年的624万吨,下降379万吨,减少60%。

  2025年,预计尿素出口量难有明显增量,维持100-130万吨,上半年出口窗口关闭,下半年关注出口政策变动。2024年尿素进口量不足4000吨,影响极小。

  3.5 下游需求疲软,上游累库明显

  2024年尿素企业库存上半年持续去库,下半年超季节性累库,主要由于出口受阻,下游需求疲软,货源主要累积至上游。预计2025年尿素企业库存可能呈现第一季度明显累库,4月之后再主动去库至7月,但9月后下游需求进入淡季,且高投产的压力导致上游库存开始累积至12月。

  2024年尿素市场港口库稳定10至25万吨。主要由于出口较少,港口难有明显集港,预计2025年下半年,如果出口有松动,港口尿素库存货有。

  三、后市展望

  1、平衡表推演 

  基于2025年至少380万吨产能释放,以及尿素生产利润同比转差的情况,我们预计2025年,国内尿素产量增速约6%,产量6957万吨。上半年出口方面将保持法检执行,持续抑制尿素出口量,下半年出口大概率恢复正常;农业需求维持3-4%的稳定增长,工业需求保持弱复苏,需求可能稳中偏弱。综合来看,我们认为2025年尿素供需将维持宽松的态势,上半年供需偏紧,下半年供需偏宽松,且2025年尿素期价中枢大概率同比2024年更低,表观消费量同比增加4.95%。

  2、策略:2025年逢低试多UR2505

  2024年12月下旬,尿素期货价格已经大幅下挫至完全成本1600元/吨附近,预计大幅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但短期出口难有放量的背景之下,预计2025年1月尿素价格仍先弱势震荡。然而,随着2-3月农需备肥重启,尿素价格或出现反弹;下半年可能供需宽松的情况下,价格反弹高度受限,关注出口量的边际变动。关注2025年一季度逢低试多UR2505合约的机会。

  免责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新闻中心